翠岩山位于锦州市区西北17公里处,在平坦大地的尽头, 一组群峰拔地而起,石壁如刀峭,嵯岈嶙峋,陡峭秀丽,好似一个由大自然用鬼神神功特意制作的大盆景。翠岩山石呈褐绿色,夏秋之季,青苔密布,峰峦苍翠,景色如画。翠岩山原名嵯岈山,俗称丫巴石,海拔210米。因空旷幽静,便成为僧道修寺建军庙,潜心修炼的好场所,早在汉代就有僧人在山的东麓建军寺庙。辽道宗大康十年(1084年)锦州大广济寺志训和尚在山下重修庙宇清静寺,建军正殿三楹,同门一楹,殿内塑宣懿皇后肖像。乾统元年(公元1101年)天祚皇帝耶律延喜下谕重修清净寺,改名清胜寺。殿内塑承天太后、宣懿太后、洪德太后(天祚皇帝生母)三座肖像。殿前增建军钟鼓楼,开凿石栈道,直通承天太后梳妆台,上建军一亭,命名神威亭。明正统年间,锦州左屯卫都指挥李贞将山名改为翠岩山,清胜寺也改为翠岩山寺了。明成化年间,儒将都指挥王锴手书“翠岩山寺”雕刻在山崖上,如今,划日的寺庙无存,只有翠岩山寺四个大字还依稀可见。在翠岩山寺西北角半山腰有一座寺庙玉皇阁,建于康德三年(1936年),玉皇阁有“玉皇阁”三个字,第一级台基为山门,门楣上有“玉皇阁”三个字,第二级台基有一个六角石鼎,第三级台基是玉皇阁正殿,大殿三槛,供奉太上老君、玉皇大帝、释迦牟尼三圣。院内古枫树苍劲,实属罕见。近些年,有僧人在此修炼,翠岩山寺也正在修复之中。 翠岩山奇石巧叠,姿态各异有的形如神龟,有的状若玉兔。在山的东南角,耸立一巨石,形似毛公石,面向东南,举目远望。吸引着游人,前来观瞻。
日期 | 天气现象 | 气温 | 风向 | 风力 | 气压 | 湿度 |
---|
1日周五 | 白天 | ![]() | 晴 | 高温7℃ | 北风 | 3-4 | 1022hPa | 39% |
夜间 | ![]() | 晴 | 低温-6℃ | 西北风 | 3-4 | 1022hPa | 39% |
2日周六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温9℃ | 南风 | 3-4 | 1014hPa | 37% |
夜间 | ![]() |
晴 | 低温-1℃ | 北风 | 1-2 | 1014hPa | 37% |
3日周日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温10℃ | 南风 | 1-2 | 1018hPa | 62% |
夜间 | ![]() |
晴 | 低温0℃ | 南风 | 1-2 | 1018hPa | 62% |
4日周一 | 白天 | ![]() |
多云 | 高温14℃ | 南风 | 3-4 | 1018hPa | 55% |
夜间 | ![]() |
晴 | 低温1℃ | 南风 | 3-4 | 1018hPa | 55% |
5日周二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温13℃ | 南风 | 3-4 | 1011hPa | 72% |
夜间 | ![]() |
晴 | 低温2℃ | 南风 | 1-2 | 1011hPa | 72% |
6日周三 | 白天 | ![]() |
多云 | 高温12℃ | 北风 | 3-4 | 1006hPa | 78% |
夜间 | ![]() |
晴 | 低温2℃ | 北风 | 3-4 | 1006hPa | 78% |
7日周四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温13℃ | 南风 | 3-4 | 1016hPa | 42% |
夜间 | ![]() |
晴 | 低温2℃ | 南风 | 3-4 | 1016hPa | 42% |